圆弧齿轮泵介绍及安装
圆弧齿轮泵可选联轴器的类 有凸缘联轴器,滑块联轴器(ECT-SH.COM)等
1.1 圆弧齿轮泵是有良好吸入能力的容积式泵,适合于输送各种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油类及类似油的润滑性液体;输送液体黏度为3~760㎜2/s;温度不超过80℃,超过80℃时,应提出特殊要求。
1.2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圆弧齿轮泵使用精选材料制造。生产质量达到了高水平,只要安装合理,使用正确,可保证泵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投入运行时如出现故障和差错,我方建议整个系统按故障检查表逐项检查。
首先检查现有操作条件是否与铭牌上的设计数据相符合,故障检查表将提供您发现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2 结构
2.1圆弧齿轮泵的内部结构主要是由主动圆弧齿轮(简称主杆),从动圆弧齿轮(简称从杆)和包容三根圆弧齿轮的衬套组成。三圆弧齿轮置于有三个互相平行孔的衬套内,主杆由轴承支承,主杆的轴向力采用液压平衡,轴承只承受圆弧齿轮的自重及很少的剩余轴向力,而从杆则一端插入平衡套(平衡套既起平衡轴向力的作用,又起轴承的作用)。
2.2 圆弧齿轮泵轴伸支承较小,应由原动机经弹性联轴器直联驱动。
2.3为了防止由于某种原因使管路阻力突然增加,以致使泵的压力超过允许值而损坏泵、原动机或管路系统,泵必须配备安全阀或其他保护装置,限制泵的最高压力。
3 圆弧齿轮泵输送油类的注意事项:
3.1输送40~150㎜2/s的油类最合适,允许按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使用。
3.2 输送40㎜2/s以下的油类,为保证泵的流量及寿命应降压使用。
3.3输送150㎜2/s以上的油类,且进油管道过长,弯头过多,泵工作时如产生噪音振动现象,则应考虑更换底一级转速的电机运转或缩短吸入管道,减少弯头。
3.4对于在较高温度(指60℃以上)下输送粘度大的油类(如:重油)的备用泵,必须是热备用泵。否则泵在低温下启动会造成电机过载或泵损坏。(建议在靠近泵的排油管上的逆止阀旁,并联安装一个小回流阀,对备用泵可微启回流阀,使泵缓慢逆转,其逆转速≤100转/分,使部分热油经常过泵内,达到热备用目的)。
4 维护和控制
4.1泵的密封形式为机械密封时,润滑由所输送的液体提供,密封腔的温度应不超过50℃。轴封处点滴泄漏属正常现象,如泵的泄漏量过大则需要换机械密封;如为软填料密封,应压紧填料压盖。
4.2泵的轴承是内置时,轴承由所输送的液体润滑;如果泵的轴承是外置的,则轴承采用润滑脂润滑,润滑脂在油杯处定期加入。正常使用条件下,轴承的设计寿命约为24000小时。
4.3对于间断性操作、高温、低粘、润滑性差的介质,泵的实际使用寿命可能会缩短。因此我方建议定期检查泵的噪音和轴承处的温度。(温度﹤50℃)。
4.4如果啪啪声或隆隆声代替了泵正常工作时的嗡嗡声或轴承处的温度急剧升高,这说明轴承出了故障应尽快更换轴承。
4.5对于水电行业用泵,调阀时一定要控制油温,油温不能超过46°,超过此温度后,油粘度降低(约15cst),泵容易发生“抱轴”现象,因此,油温超过46°后,必须启动冷却系统。
5 泵的安装
5.1泵安装前应检查油封是否良好,并检查在运输中是否损坏,用手转动联轴器是否有卡劲现象。
5.2如果泵为单机需和电机对泵时,应将泵头的键及键槽去刺、修好、浇机油,然后将泵联轴器装上泵轴,禁止因重锤砸造成机封破裂。
5.3安装泵的吸油和排油管道时,其管径不得小于泵的吸油和排油口口径,吸油管道不得过长,弯头不得过多,否则将影响泵的工作状态。
5.4所有的管路、闸阀、阀等都应在安装前冲洗干净,否则安装中的残留物:如焊渣、钢粒、螺母、螺丝等将会损坏泵的内部零件,影响泵的运转和使用寿命,所以应在吸入管道上安装过滤器,过滤器的网孔大小可根据工作情况及介质粘度确定,一般可用40~80目,过滤面积一般不得小于吸油横截面积的20倍。对于输送介质清洁度差的渣油或重油,最好采用三层过滤,滤器应定期清洗,以保证充足的供油。
5.5泵底脚必须平稳的安放在地基上,地脚螺钉必须拧紧。
5.6联轴器的同轴度、直线度必须用钢直尺、塞尺从四个方向上检查。
5.7装配后应能用手轻松的转动主杆。
5.8吸入和排出管道必须与泵体法兰联接正确,绝对不能为使吸入和排出管道就位而用螺栓错动泵体,同时不要忘记放垫片或“O” 圈。
5.9若可能,泵吸入、排出管道的公称尺寸应保证吸管管道流速不大于1m/s,排出管道流速不大于3m/s.
5.11在泵吸油口和排出口的螺纹孔上联接真空表和压力表,以便观察泵的运行状态。
6启动
6.1泵严禁干运转。初次启动前应在泵体内注满输送的液体,这可为泵启动时提供必要的液体密封,且保证泵能够自吸润滑。
6.2泵体的最高处有供注油用的螺塞。
6.3点动,检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6.4启动前打开所有进、出管道上的阀。
6.5若泵上装有安全阀(当排出管道上有可关闭的阀时,有必要装安全阀)其开启压力超出工作压力10%,这在出厂实验时已经确定。开启压力可由阀上的调整螺订调节。
7轴端密封
7.1由于压差和主杆平衡活塞与前盖间隙的存在,泄漏液体流经球轴承进入密封腔后通过回油孔进入吸入腔。回油孔的设计位置可保证液体润滑机械密封的摩擦表面,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
7.2启动时应注意密封表面不能干运转。泵水平安装时这点是可以保证的,如立式安装则需在密封腔内注满稀油。
7.3在安装机械密封时应注意:
(1)清理元件时只能用干净布,不可用棉纱头;
(2)不可损坏机械密封的密封表面;
(3)装机械密封时不可损坏“O” 密封圈;
(4)不要将密封面触地;
(5)应注意动环的安装方向。
我们的网址是:”http://aaa00.com“ 欢迎光顾咨询。